2010年1月9日 星期六

來函 梁亮﹕我也是80後

【明報專訊】最近輿論對80後論述紛紛,無非都在描述我們是憤怒的一代,筆者甚願可藉此機會在討論中提供一點亮光,為香港的真正和諧出一點綿力。愚以為只要略為了解香港近30年的大小事,香港80後的思路其實不難了解。

80後出生後遇到的頭一件社會大事,就是六四民運。雖然現在建制中人難以承認,但當時只是小學生的我清楚記得港人是何等地被深深觸動,不分黨派不同階層的人團結起來為學生呼喊。當時大學生為中國人民謀福利無懼坦克車的豪情壯志,人民對學生的關愛和支持,還有香港賢達團結起來仗義執言,都是活生生的政治典範。政治沒錯是骯髒的權力鬥爭,但在鬥爭之上也有風骨有人性有理想。這讓我們對祖國有了一份感性的認知,了解到香港和祖國的命運是如斯緊密,而中南海的一套又是如此的難以理解。

之後就是九七。由八九年至九七年,香港人為了逃避未知的未來落荒而逃,寧願到異鄉「洗大餅」都不要留在香港。我們的上一代有很多都選擇拋棄自己的根,離開熟悉的人和事,又或者當上太空人。平安過渡之後,有些人後悔了回來,也有些選擇在外地紮根。每個人身邊都有親友因為移民而不得不離開了。離開的友人不但把西方的想法帶給留下的人,藉他們的思念更強化少年人對香港這個家的認同。經過祖父母/父母輩的飄泊和努力,少年人終於過上了穩定的生活,我們不再是無根的香港人,香港就是我們的根。

對人的尊重是更重要的

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,及後來2003年的SARS對香港經濟的打擊異常沉重。80後的年輕人甫畢業就面對如此的經濟環境。幸好年輕人家庭負擔較輕,在父母的庇蔭下還可以捱下去。當我們眼見自己父母當年犧牲家庭、健康而換來的財富地位一下子消失,試問還有誰要繼續「搵錢至上」的人生目標?現在許多的80後都認為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,要「play hard, work hard」享受生活才算理想人生。這樣和勤力拼搏的上一輩確實會牛頭不搭馬嘴,但絕不等於我們不上進不負責任。

高官「80後因為錢途受阻而累積怨氣」的論述有時簡單得令人發笑,別以為搞好經濟、搞幾個青年中心就可以打發我們。學者對80後的分析有時局限於我們善用互聯網而相應的一些特點。其實80後中有很多都是30歲上下受過高等教育的香港市民,對香港的城市規劃、政治、經濟、教育、醫療各方面都有自己的想法。立法會在回歸10年流於爭拗,一事無成,政改方案各說各話,人民自主遙遙無期,與其等待被領導不如自己幹。還是請政府改善現有的諮詢機制方便普羅大眾發聲,裝出傾聽的樣子是最起碼的尊重。由數碼港、紅灣半島、屏風樓、皇后碼頭、高鐵甚至最近的政改爭拗,哪一次政府的利益沒有向既得利益者傾斜?

經濟是重要的,但對人的尊重是更重要的。政府已經很弱勢,不要光做期望管理,也請表示誠意爭取民意。高鐵只是壓垮駱駝的一根稻草。

借用龍應台教授的說法,香港政府,請用文明來說服我。

(筆者並無任何正式/非正式政治聯繫,也不代表所有80後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