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3月7日 星期日

外地評論摘要﹕為何要恐懼中國

【明報專訊】前言

《華盛頓郵報》的評論文章指出,美國的政客及評論家視中國為假想敵,目的只為推進他們在美國國內的議程。
美國《華盛頓郵報》2月28日評論文章
作者:Steven Mufson & John Pomfret
當美國經濟在低位掙扎,政治又陷入僵局之際,華府上下似乎只在一件事上有共識:中國做得比較好。
論互聯網,中國有無堅不摧的黑客軍團;論教育,中國生產工程師的速度和生產玩具一樣快;論軍事,中國急起直追,其反艦彈道導彈直接威脅美軍安全;論經濟,中國由製衣工廠晉身成美國的銀行大班;論管治,中國起碼有能力建成高速鐵路;論能源,紅色中國正在綠化!
這場新的紅色恐懼很能反映目前美國的集體心理。總統奧巴馬說中國在綠色能源上走得更前,《紐約時報》專欄作者Thomas Friedman更提出中國的一黨專政有其好處。一般美國人在民調中更多認為21世紀將是「中國世紀」,也認為中國將對世界事務發揮比美國更大的影響。
外交關係委員會的亞洲研究主任Elizabeth Economy說:「我們對中國現的構成因素已經完全失去洞察力。中國經濟故事有很多令人訝異之處,但在政治和經濟上做得不好的地方同樣多。我們要了解故事的細微處,確保無論來自北京、來自媒體或是政客的宣傳,都不會令我們掉自己的政策。」我們認為,視中國正全面威脅美國生活各方面的想法,反映的更多是我們的問題,而不是中國的實力。美國的政客、評論家和民間活躍人士拿中國作為稻草人,目標是推進他們在美國國內的議程。當你希望推廣清潔能源時,最好將事情說成是與中國的競爭;若想令F22戰機復活,更要借助中國威脅論。
以綠色科技為例,中國的太陽能設備生產量確實很大,但大部分是低技術熱水裝置和低效益太陽能發電板。目前中國正計劃從美國入口太陽能發電板,並邀請美國公司到中國設廠。由於得到國家補貼,中國今年新裝的太陽能發電板數目會大增,但仍然落後於德國、意大利、美國和日本。同樣,中國有數十家發電風車生產商,但質量遠遠不及美國和歐洲的公司。若果不是美國經濟出現困難,我們或許會讚賞中國在推進環保能源的工作,畢竟,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已超越美國,減排是兩國要共同面對的大問題。
美國不需製造威脅來嚇自己
在其他範疇,美國的政客論者同樣傾向誇大中國的力量。說中國將在科學研究上領導世界時,卻忘記了他們面對嚴重的抄襲和造假;說中國經濟增長強勁時,又忘記了將出現的人口危機:在本世紀中,中國60歲以上人口的比例將超越美國,80歲以上的有1億人。
這不是美國第一次沉迷於自己製造出來的威脅,但這回的中國威脅論實在很諷刺。在1990年代,當中國開始崛起時,那邊的新保守派認為中美角力是零和遊戲,所以中國應該對美國更強硬。當時美國的外交界和商界都反對用敵對思維理解中美關係,認為中美能夠共同增長,締造雙贏。言猶在耳,現在美國人卻又用上競爭思維去看中美關係,要在兩國中分勝負。美國需要向前,但不需要製造威脅來嚇自己。中國不是敵人,但誇大中國的威脅和低估其實力一樣危險。

本文作者認為,中國不是敵人,但誇大中國的威脅和低估其實力一樣危險。

原文鏈結: http://news.mingpao.com/20100306/fad1.htm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